会议产业网——《会议》杂志官方网站
   搜索文章
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(CMIC2018)
青道文章
首页 > 青道文章

你之所以进步小,是因为没有跳进“学习区”

2016年05月17日    来源:《会议》    作者:王青道    围观:3374次       

学习英语年头已经很长了,可总是过不了关。我也纳闷儿,自己也经常看看这,听听那,时不时地说上几句,咋就进步这么慢呢?最近看了一本书,是万维钢的《万万没想到》,我才明白——别说掌握什么学习的诀窍了,第一步都没迈出去——因为我连正确的“学习区”都没进去。

 

美国心理学家Noel Tichy 将人们学习新事物的情况分为了三个等级,最基础的等级是“舒适区”(comfort zone),表示我们对所做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,做起来没有什么压力,很舒服。比如,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,看报纸、读杂志、看电视、散步等,都在“舒适区”内;最高等级为“恐慌区”(panic zone),表示做这些事情我们会感到恐慌、不安。比如,对一般人来说,跑马拉松、做攀岩等,都在“恐慌区”;中间的区域为“学习区”(learning zone)。在这个区域内,做某些事情我们会略感不适,但不会觉得很难受。比如,散步在你的“舒适区”内,跑马拉松会让你觉得恐慌,但慢跑几百米甚至几千米,可能就在你的“学习区”范围内——你会稍感压力,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你慢跑的距离会变得越来越长。

 

因此,在“舒适区”生活,在“学习区”学习和训练。为什么我们好像很努力,但就是进步不大呢?那很可能就是选错了区域——你八成不会选择在“恐慌区”内学习——逼着自己每天跑20公里,或者每天背下500个英语单词,因为你的本能会让你回避这样的选择。那么,你的错误选项就剩下一个了,那就是在“舒适区”内学习或者训练。研究表明,学习是一件相对艰苦的事情,无法在“舒适区”内顺利完成。万维钢说,在“舒适区”内所做的很多看似“学习”的事情,实际上对“学习”没有什么效果。比如,通过看纪录片学习新知识、看大片学习英语等。

 

专家说,要将某件事情做出些成绩来,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是需要考虑的:
 只在“学习区”内学习和训练
 把要学习的东西分成小块,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
 要及时掌握学习与训练的效果

 要集中注意力

 

“学习区”理论至少能给我们带来以下两个方面的启发:

第一,舒舒服服不可能取得进步。学习(包括在校学习、工作中的学习等)、工作(包括某项技能、专业知识等)以及高质量的生活(包括锻炼身体、减肥与节食、积极社交等),都很难在感觉很舒服的状态下取得进步。社交媒体、移动终端等好像让我们变得更加“见多识广”,但这些都是“皮毛”——对于工作的进步、生活质量的提高或者某项特殊技能的掌握,几乎没有太多正面的帮助,甚至还会有害——因为你还会觉得自己“很聪明”,根本不用再去下功夫学习;

 

第二,取得进步其实没有那么难。在“学习区”学习或训练,一开始可能会感觉有些压力,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,就会感觉舒服多了——到了这时候,说明你已经拉伸了你的“舒适区”。读书、跑步、健身、节食等,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这么做,一点点提高,逐步将这些东西变成习惯。没准儿将来有一天,一旦离开这些东西,你会感到不舒服。当然,让自己脱离“舒适区”,进入“学习状态”,需要一定的意志力,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。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,有些名人在某个方面表现很优异,你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他的“天赋”,其实错也。研究表明,任何人的任何一项技能都是刻意训练的结果,即便他(她)的基因里有这个方面的天赋,如果不进行系统的、长期的训练,也不可能有效地展示出来。

上一篇:【青风道语】建银离去,谁的损失
下一篇:【青道观点】会展圈,究竟是个什么圈
《会议》杂志
《会议》总第79期

总第79期

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 08100742 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