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产业网——《会议》杂志官方网站
   搜索文章
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(CMIC2018)
焦点资讯
首页 > 焦点资讯

【青道观点】会奖业的低价微利之痛

2017年09月19日    来源:    围观:3395次       
  前几天《会议》杂志协助举办了一个北京某区商务会奖企业的座谈会,参加者是区内高端酒店和商务会奖公司,主要目的是请从业者为区旅游委在商务会奖旅游发展方面提些建议。大家发言很积极,可发言的内容更多的是对于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抱怨,“诉苦”的味道明显大于提建议。在北京办会的“四大弱项”——环境、交通、政治性因素、成本中,成本过高、利润微薄成了大家讨论的主要问题。“低价微利”在会奖业不是什么新话题,可这个问题在大家谈话中显露出的“严重性”,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。从现场传递的信息看,似乎每个人都深陷在“低价微利”的泥潭中,谁都没有办法解脱。至于给政府提的建议,大多跟这个问题有关:出台会奖扶持政策——主要是资金支持;政府出面协调,限制酒店业的“恶性低价竞争”;场地价格“奇高”,服务还不到位等。
  一个会议公司的负责人说,这些年,会议支出列表中的17项指标都在上涨,唯独会议采购方、组织方的预算没有增加,有的甚至还在下降。两头挤压,会议公司的利润基本没了。是啊,京沪的一些知名会奖公司,规模在增大,利润却在不断减少。一位业外的朋友看了几家会奖公司的利润清单,摇摇头,什么话都没说。面对这种情况,会奖公司也没有什么好招——成本上涨的事情管不了,能想的办法只有在内部——或减少一个部门,或削掉几个人。这样一来,有些公司只剩下了一堆“光溜溜”的业务部门。公司内部提供支持的,除了老总和财务,别的没了。
  如果说某一地方、某一领域或者某一阶段出现上述情况,可能没有什么,可全行业、长时间都在“低价微利”的泥潭里打转转,一定会叫人觉得很揪心。处于这样一种状况中,想让人们考虑得很长远,的确有些难:
  第一,专业培训热不起来。
  照理说,会奖活动产业也不算小,全国从业者算起来几十万人总会有的,可专业培训总是搞不出阵势来,不管是早起从美国引进的“CMP认证”(会议专业人员认认证培训)、《会议》杂志与人社部举办的“会议运营管理师”培训或者别的什么。培训的质量高低先不说,主要是企业没有太大的积极性派人参加。企业负责人的苦衷可以理解:培训虽有必要,但由于人员流动太快,刚培训完就走了,不划算。还有就是,利润太低,不敢养“闲人”,所有的人都得放到业务部门去,而业务部门却很难有时间去参加专门的培训。培训是行业成长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之一,如果一个行业不把学习和提升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,说它健康、充满活力,有些牵强。
  第二,社交功利化。
  虽然大家都知道,企业是盈利的工具,人们的社会交往都有很强的目的性。尽管如此,人们还是不喜欢特别功利的人。无奈的是,我们行业的从业者,很多都变成了“业务机器”,搞得客户“很不爽”。或许是环境使然,但到处都是会走路的“业务机器”,想让人觉得很舒服,很难。
  第三,缺乏创新创意的环境。
 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,会奖活动行业被划入到了“文化创意产业”的范畴,虽然只是那个范畴边缘的一份子。这倒是一件好事,可以激励人们搞创新、搞创意,凸显行业价值。可实际情况是,除了一些公关活动公司之外,会议与奖励旅游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创新创意的氛围——养不起高待遇的创意设计人才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。公关活动公司最近也叫苦不迭——利润下降正在动摇企业创新创意的基础。我不知道,没有了创新创意,人家还会不会让我们这个行业继续留在“文化创意产业”的家庭里,徒占虚名。有人说,不去锐意创新,是“低价微利”惹的祸。我不知道,但我想,把原因归到这儿,更多人会愿意听。
  第四,没多少人去关注新技术、新产品。
  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,会奖活动产业就是全中国新技术应用程度最低的领域之一。别说投入巨额资金搞科研、搞开发引领时代潮流了,就是把其他行业已经成熟的技术拿过来使用,这种情况都不多见。到现在为止,我们常用的技术还是多年前延续下来的那些东西,像在线注册、签到、抽奖、调研等。会奖新产品开发也是一个难题——很多人都需要新的会奖产品,可没有人愿意投入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去做这件事儿。很简单,现有的市场状况和运行机制,不太支持这样的事情。
  没有新技术,如何提升效率、如何改进体验?没有新产品,会奖企业的提案怎么更新、目的地的吸引力如何构建?
  第五,行业地位有待于提高。
影响行业地位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社会价值、经济价值、创新力、从业者收入水平等。会议及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这几年一直看涨,可会奖活动产业的经济影响力并没有让社会各界所认知——这是一个没有社会声音发出的行业。为什么会是怎样?还得从“低价微利”中找原因——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做业务之外的事情。全行业的企业家们都在为生存而战,那么“行业地位”之类属于“精神范畴”之内的事情,只能放放再说了。
  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应该做而我们没有做的事情,还有很多。之所以没有做,人们都觉得理由很充分。这就不难理解,一个恳谈会、一个同行见面会,很容易就演变成一个“诉苦会”。静下心来想一想,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?这种状况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、社会的快速进步、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、科技的突飞猛进等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?一个只会在低价层面上徘徊的会奖活动产业是未来中国所需要的吗?当然不是。在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,低端企业争价格,中端企业竞产品,高端企业比的一定是品牌。全行业都在打价格战,这种局面一定不会永远持续下去。不过,我们得做些什么,等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,我们都还在。
上一篇:【青道观点】会奖与共享
下一篇:【青道观点】精神商业时代会奖市场发展变化的特点
《会议》杂志
《会议》总第79期

总第79期

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 08100742 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