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产业网——《会议》杂志官方网站
   搜索文章
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(CMIC2018)
产业动态
首页 > 产业动态

二三线城市国际会议需“瘦身”

2011年02月24日    来源:中国经济网    围观:1876次       

   近日,财政部、外交部出台《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引起业界对国际会议的热议,甚至有业内人士担心此《通知》将使得国际会议数量减少、规模变小。

    实际上,此次《通知》是对前几次文件(见相关链接)中细则的一个说明,新的内容不多。其中,提到的凡不符合规定、无实质内容的国际会议一律不得举办或承办,但没有明确什么样标准的会议才能举办。因此,业内人士认为,《通知》还有加强严控的可能性。

    那么,不妨分析一下,《通知》将对哪些国际会议产生影响。

    《通知》涉及两个重点

   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,国际会议是指由来自3个或3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(不含中国香港、澳门和台湾地区)的代表参加的会议。早在2006年,国家有关部门就对需要国务院审批的国际会议作了明确规定,即包括外宾人数在100人以上或会议总人数在400人以上的社科类国际会议,以及外宾人数在300人或会议总人数在800人以上的自然科学技术专业领域的专业或学术性国际会议;外国政府正部长及其以上官员或前国家元首、政府首脑出席的高级别国际会议;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国际会议。而此次《通知》要求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,严格执行报批程序,会议要讲究实际效果而不是夸夸其谈,对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国际会议也要严格控制等。可以预见,各部委、各地区将根据《通知》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。

    不可否认,举办国际会议有其必要性。《通知》强调,要严格控制国际会议的总量,这实质上是要控制两部分:一是应该走审批程序而未经报批擅自召开的会议,二是没有实质内容、完全是为了“看上去很美”而举办的场面大、规格高、人数多的会议。尤其是后者,会议规模要压缩,数量要严格控制。

    此外,《通知》里有3个段落是关于会议预算管理和经费的。按照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(ICCA)的分类,国际会议分为公司会议(CorporateMeetings)、协会会议(AssociationMeetings)和政府间会议(Inter-GovernmentalMeetings)。目前,国内还没有对国际会议进行分类,但从主办方的组成可分为3种:即企业举办的国际会议、政府举办的国际会议及社团组织举办的国际会议。根据内容看,此次《通知》针对的是政府举办的国际会议和社团组织举办的国际会议,以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国际会议,不涉及国资委系统以外的企业举办的国际会议。国有企业举办的国际会议大多数是自收自支,很少会向政府申请拨款。

    正如《通知》指出的,“不少国际会议次数多、时间长、规模大,增加了财政负担;有的过于追求形式、讲究排场,经费开支严重超出正常会议支出标准和接待范围,造成大量浪费”,这些讲排场、支出大的会议应该被限制。日前,一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《通知》要严格制止的是铺张浪费。跟国外的会议相比,中国的一些国际会议确实遭人诟病,如给演讲嘉宾提供免费的商务舱、头等舱机票,免费的住宿、游览等,但会议内容却毫无建树。

    国际会议,除了政府间会议,绝大多数会议应该是盈利的,但盈利不是靠政府财政拨款,而是通过专业化的操作获得注册费、赞助等。

    《通知》对国际会议的5个影响

    政府和社团组织举办的国际会议将被严格控制。从《通知》内容看,无论是审批、会议规模控制还是会议支出方面,受影响最大的是政府和社团组织举办的国际会议。企业举办的国际会议由于是自收自支,会控制预算。当然,如果涉及到报批事项,也必须严格遵照执行。各部委、各地区将会出台相应的严格管理规定,受此影响,各级政府和社团组织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数量和人数将减少、规模会缩水,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的次数随之降低,大型国际会议数量将明显减少,总预算和人均花费也将随之降低。

    对二三线城市影响明显。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国际会议的首选目的地,一直受到国内外主办机构、国外参会者的热捧。因此,不会太受影响。而受影响较大的将是二三线城市,尤其是那些建设“国际会展之都”的城市。2月14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《中国城市化观察:城市化不能“大跃进”》一文,其中特别提到,“中国200多个地级市中,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‘国际大都市’”。要想在这么多对手中脱颖而出,举办有影响力的大型国际会议就成了这些城市的竞争手段之一。大连、天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和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,激发了很多城市招徕国际会议的愿望。但是,90%的地级市想靠举办国际会议来争建“国际大都市”的成功机会不高。

    中小型国际会议将受青睐。国际会议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,会议规模不是人为可以大幅提高的。根据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2009年的统计报告显示,超过1000人的会议比例仅为13.7%,换言之,86.3%的会议规模都小于1000人。中国举办的部分国际会议喜欢规模大,参会人数多于1000人。来不了那么多参会者,怎么办?免费或花钱请人来,场面当然大,会议支出也就上去了。如此一来,会议规模大了,管理和服务难度也就增大了。另外,国内惯用人海战术,会务组人多、志愿者多,这些都会导致会议预算支出的膨胀。

    《通知》要求控制会议规模和预算,也就意味着大型国际会议数量将下降,而中小型国际会议数量将上升。这对会议型酒店、会议中心来说,也是一个利好消息。酒店、会议中心应据此调整内部的营销模式,重点或许应该转向中小型的国际会议。

    主办者趋于理性。国际会议的主办机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把花钱了,也不能像原来那般无视参会者参加会议的真实目的了,而必须按照《通知》要求,“精简务实”,讲究“实质内容”,“认真研究确定国际会议的主题”,精心制定会议议程,邀请有水平的演讲人,积极招徕参会者以获得会议收入,精心编制会议预算,这些实际上就是在提高会议的质量。

    主办者趋于理性,还意味着地方政府官员也将同时变得更务实,而不再要求下属想办法把会议规模和会议档次提高到不合理的地步。

    国际会议的计划性将增强。严格按照《通知》执行国际会议的报批手续,认真研究确定国际会议的主题,严格控制会议规模,不得擅自邀请或对外协商邀请重要外宾来访,严格控制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,加强预算管理,控制会议支出。这些要求将推动主承办单位提高组织国际会议的计划性,在申请时间、会议举办时间、会议人数、会议议程、会议室使用量、用餐标准、灯光音响、舞台搭建、车辆使用、会务人员等各方面的计划性将得到增强。这不但有利于主办者提高会议服务质量,而且对酒店、会议中心、音响设备供应商来说也都是好消息。

    相关链接:

    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管理相关文件一览

    1995年5月24日中外办《关于从严掌握在华举办各种国际会议的通知》

    1995年《关于重申加强外事纪律,从严掌握在华举办各种国际会议通知》

    2006年10号文件《关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》

    2011年2月13日《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》(曹雨禾)

上一篇:何良军:桂林发展会展业有四大优势
下一篇:中国经济网聘请俞晓松、于珍等20位专家为会展顾问
《会议》杂志
《会议》总第79期

总第79期

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 08100742 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