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产业网——《会议》杂志官方网站
   搜索文章
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(CMIC2018)
微信文章
首页 > 微信文章

创意粘性六原则

2014年11月11日    来源:《会议》杂志    围观:2995次       

  互联网文化的本质就是创意文化。无论是写文章、做方案,还是发表演讲,都需要创意。经常听会议公司的朋友说,给客户做方案很头痛,整天做方案,好的点子早都用光了。那么,创意从哪儿来呢?创意有没有规律可循?最近读了的《让创意更有粘性》(Made To Stick),作者提出的“创意粘性六原则”觉得很受用,在此推荐给大家。

  以前曾流传过一个偷肾的故事。故事的大意是,一个人喝了别人下了药的酒,很快就失去了意识。当他醒来的时候,发现自己躺在旅馆的浴缸里,全身盖满了冰块。旁边有一张字条和一个手机,他拨通了纸条上写明的电话号码,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说,很不幸,你的肾被人割走了。他伸手摸了摸身后,果然发现了一根管子。这个故事流传很广。作者Chip Heath认为,从创意的角度来说,它是一个好故事,它很有“粘性”,听得懂,记得住,之后还能再复述。如果我们相信故事的真实性,我们就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,不去轻易接过陌生人递过来的酒杯。
  很多有创意的故事都有共同的特点,包括极其意外的结果、众多具体的细节、触发情感的反射等。虽然没有人敢肯定地说,创意一定有什么“公式”,但具备了这些基本特点,我们的创意就更容易获得成功。Chip Heath研究了大量创意,发现有六条原则在其中发挥作用。
  一是简单(Simplicity):一个成功的律师说,如果你从10个角度去辩护,即使个个都有理有据,但在陪审团进了休息室之后,一条都很难记住。我们要设法剥去事物的层层外壳,直至核心,我们必须让表达既简短又深刻。词语比句子好,句子比段落好,两条重点比五条重点好,信息量越少,越容易形成粘性。互联网思维中的“标签思维”、“简约思维”、“极致思维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  二是意外(Unexpectedness):互联网时代,最值钱的东西莫过于人们的注意力。如何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呢?我们必须打破人们的期待,出奇制胜,利用对方的惊讶来提升警觉性和关注度。“没料到会有这种事吧?”先给人们挖好知识的“缺口”,然后再逐一填满。
  三是具体(Concreteness):有粘性的创意都不乏具体的形象,因为人们的大脑总是倾向于记住具体的事物——装满冰块的浴缸、藏着刀片的苹果等。抽象化的观点不容易被理解,被记住。人们擅长记住具体、形象化的名词,比如自行车、鲜花等,而不是那些抽象的名词,如正义、个性等。具体并不难,唯一的障碍是健忘:我们总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抽象的夸夸其谈之中,忘掉考虑别人其实并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东西。
  四是可信(Credibility):要想让创意具有粘性,就要让人们相信你的观点。你得想办法让人们亲自去验证这些构想,“先试再买”。
增强可信性的途径有:
  1、 借助外在的权威性——用权威人士的说法、成功的案例、数据资料等来佐证;
  2、 反权威——用自己的证据来挑战权威观点的正确性;
  3、 注重细节——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信息都要靠自己来给自己作保证,即这些信息
  必须“内在可信”。一个充满大量有趣细节的描述,会使观点变得真实而可信。
  五是情感(Emotions):只有让人们有所感觉,才能使创意具有粘性。研究表明,最能够让人产生感觉的是人,而不是事物。也就是说,只有关注人们的实际需求即切身利益,才能触动人们的情感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帮我们看到人们的需求在哪里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。
  比如,某公司准备给那些达到目标的人奖励1000美元。1000美元是一个抽象的数字,不容易触动情感,如果你给它加一个注解就不同了:
  ·1000美元奖金可以是你的一辆新车的首付款;
  ·1000美元奖金存在银行里可以增加你的安全感;
  ·1000美元奖金得到后可以获得公司上下更多的认可。
  记住,不要兜什么圈子,直接把信息与听者之间的利害关系讲清楚。
  六是故事(Stories):怎么才能让人们按照我们的创意行动呢?讲故事被证明是最好的方法。研究显示,在大脑中预演某一个场景,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表现更佳。故事所扮演的角色是:把知识放入一个现实的框架中,更接近于我们的生活状态。《黑天鹅》的作者纳西姆•塔勒布也认为,观点来来去去,故事留驻人心。(王青道“互联网思维观点分享”之二十三)
上一篇:国际社团会议市场 2004-2013统计报告
下一篇:【CMIC 2014专题十一】中国会议展览市场形势座谈会
《会议》杂志
《会议》总第79期

总第79期

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 08100742 号